中老年常見眼底病有哪些?
來源:瑞康網 于 2023-08-18 13:26:20
所謂“眼底”是指眼球內位于晶體以后部位的眼組織,包括玻璃體、視網膜、脈絡膜與視神經。視網膜是一種透明的膜狀組織,在視覺功能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通常被比喻為照相機底片,負責產生視覺沖動,視神經將視覺沖動傳入大腦形成視覺圖像。玻璃體是一種凝膠樣透明的結締組織,充滿于眼球腔,與視網膜內表面相連,對視網膜起著支持緩沖等作用。脈絡膜位于視網膜外部,富含血管,負責視網膜外層的血液供應,維持視網膜的正常功能。因此在眼底組織中,視網膜是眼底最重要的部位,視網膜的病變將可能直接影響視覺功能;而玻璃體、脈絡膜和視神經等是與視網膜密切相關的組織,它們發(fā)生病變同樣會影響視覺功能。
中老年是眼底病好發(fā)年齡,特別是與視網膜血管病變有關的眼底病顯著增加,其中一些眼底病變,如視網膜 中央動脈阻塞可導致嚴寬的視力損害甚至失明。常規(guī)眼底檢查有助于發(fā)現早期眼底病變以及眼底病變的危險因素,提高眼保健水平。以下介紹中老年常見眼底病變,
1、什么是眼底動脈硬化?分為幾類?
眼底動脈硬化是全身動脈和小動脈硬化的眼底表現,其特征為視網膜動脈管壁增厚、僵硬、失去彈性,管徑縮小。眼底動脈硬化可分為3類:動脈粥樣硬化、老年性動脈硬化和高血壓性動脈硬化。
(1)眼底動脈粥樣硬化:為發(fā)生在大中血管內膜的類脂沉著,可在全身分布。眼部動脈粥樣硬化少見,主要位于視神經內或視網膜血符主干。眼底動脈粥樣硬化可導致視網膜動脈栓塞,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寒和缺血性視盤病變等。一旦發(fā)生上述病變病人通常有明顯的視力障礙,特別是視網膜動脈的栓塞或缺血性視神經病變,病人的視力可在短時間內喪失。
(2)老年性眼底動脈硬化:常見于50歲以上的老年人,表現為視網膜動脈普遍變細,走行平直,分支呈銳角,老年性眼底動脈硬化是眼底動脈的退行性改變,如不合并高血脂或高血壓,眼底動脈硬化的程度變化不大,通常無臨床癥狀。
(3)高血壓性眼底動脈硬化:是長期高血壓導致的小動脈管壁病變。動脈反光增強,管徑變窄,動靜脈出現交叉征,如GUNN征(交叉處靜脈隱蔽和壓迫現象)和SALUS征(交叉處有靜脈隱蔽和移位現象)高血壓眼底動脈硬化按Scheie分級方法分為4級:1級,小動脈光反射增寬,有輕度或無動靜脈交叉壓迫征;2級,小動脈光反射增寬,動靜脈交叉壓迫較顯著;3級,小動脈銅絲狀,動靜脈交叉壓迫征明顯。4級,動脈銀絲狀,動靜脈交叉壓迫征更嚴重。我國協和醫(yī)院結合臨床實踐將高血壓眼底動脈硬化分為輕、中、重三級。輕度:動脈反光輕度增寬,交叉處靜脈可見度減低,稍細;中度:動脈銅絲狀,交叉處靜脈變尖,遠端輕度擴張;重度:動脈銅絲狀,靜脈在交叉處呈離斷和移位。高血壓性眼底動脈硬化如不合并視網膜病變,通常無臨床癥狀,但是一旦發(fā)生視網膜病變或發(fā)生靜脈阻塞等并發(fā)癥將會出現不同的臨床癥狀。
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可發(fā)生在緩進型高血壓的晚期或急進件高血壓的患者。典型的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表現為:視網膜動脈明顯狹窄,視網膜水腫,出血伴軟性及硬性滲出,視盤水腫。少數嚴重的患者可發(fā)生滲出性視網膜脫離。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分4級:1級,廣泛的小動脈狹窄,管徑尚均勻;2級,小動脈狹窄更明顯,可有小動脈局部收縮。3級,局部或彌漫的小動脈狹窄更為嚴重,可有視網膜出血;4級,以上病變加上視網膜水腫、硬性滲出及視盤水腫。
治療:老年性眼底動脈硬化一般不須特殊治療。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高血壓性眼底動脈硬化應治療原發(fā)病, 控制血脂和血壓,同時應強調健康飲食觀念,限制鹽和脂肪的攝入量,防止視網膜及全身并發(fā)癥。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的治療以降低血壓為主,同時輔助維生素、鈣劑及中藥等治療,有助于視網膜病變的吸收。
推薦閱讀:
【上海市華醫(yī)淀山湖療養(yǎng)院體檢中心】中年體檢B套餐
¥1848
門店價
1945
【上海市華醫(yī)淀山湖療養(yǎng)院體檢中心】中年體檢A套餐
¥1539
門店價
1620
¥1588
門店價
2890
¥690
門店價
1260
上海市浦東新區(qū)東...
上海市浦東區(qū)浦東...
上海市黃浦區(qū)西藏...
上海市普陀區(qū)真光...
上海市張楊路56...
客服電話:
400-630-2100
8:00-17:30